nEO_IMG_IMG_4273
西提島上某戶人家的門扉。

第一天的稍晚,走到了西提島,從新橋走到島上,穿過小公園,沿著古老監獄的外牆朝聖母院的方向走,便可以看到這對開的門。很有故事的感覺,公主和王子各自被框在門板上,彼此最近的距離就是門緊閉著的時候,側著頭就可以遙遙相望也被禁錮著的戀人。然而看得到的,終究也只是對方的一小部分。唉唉~這樣真的可以滿足嗎?

nEO_IMG_IMG_4274

我忍不住要從他們各自的角度去看看他們的眼睛裡有什麼,從公主這邊看看王子;

nEO_IMG_IMG_4275

再從王子這邊看看公主,真是看不清楚啊!所幸他們都不會老,只要房主不將他們換掉,就可以無邊無盡的對望下去。但是人也可以這樣嗎?永遠維持著固定的距離,不前進也不後退。那,大概只有木頭人才做得到吧!



來說說我覺得很無力對話的類型,臨床的狀況不算,因為可以運用一些技巧,搞得說話不像人話,達到目的就好。下班後跟熟悉的人的對話方式,才是以下描述的情境。

第一種:踢到鐵板,踢到腳流血
經典句型: Yes......But......。通常是詢問意見、尋求協助的時候。所有的建議都像對著牆壁打乒乓球,不管應對的內容是啥?永遠都是『你的建議/想法真的很不錯,(以下繼續稱讚......),『但是,可是』@@#$(以下才是重點......)。然後將上述過程反覆演練八遍,終於發現自己真是個蠢蛋,居然跟堵牆過不去,還撞得頭破血流。

第二種:滔滔不決,自顧自的講個不行。
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應該很清楚吧!覺得很頭痛的是明明沒興趣,還是要聽對方像鳥叫個沒完,但鳥不會突然問你『我唱歌好不好聽』吧,但是對方可是會啊!?上回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,因為完全不知對方在問啥,只好隨口回了句『王立宏真的很帥!』喝~總算讓對方接不下去了。XD

第三種:有目的的迂迴
不知道是什麼原因,有些人習慣鉅細靡遺的說一件事,如果是相關事件也就算了,偏偏很多又不是,所以枝枝節節完全讓你搞不清楚狀況。而且因為經過多次反覆的練習,你可以聽到如同錄音帶般的語調及內容,不斷的在你身邊倒帶播放。如果遇到熟人,我就請對方直接說重點,如果不熟,就告訴他已經輾轉聽過N遍,不用再倒帶播出。

第四種:故意slip off tongue,然後又假仙不說。
Slip off tongue是種有意義的現象,通常是希望被別人知道、發現的事,突然好像是『無意的』脫口而出,然後就開始堅決的抵抗你的疑惑、好奇、及一探究竟的心理,反正就完全不滿足你,還要惹得你心癢難熬的。小時候老是被耍著玩,現在我也有方法可以應對,『反正你不說我也不想知道,看是你不說難過,還是我不知道比較難過』,反正不知道又不會皮肉痛。通常表現的越是不在乎,對方就會越想讓你知道,哈!日常生活心理學咩!

第五種:答非所問,顧左右而言他。
這種狀況也許是對方真的有難言之隱,所以通常也不會非要知道答案不可,覺得討厭的原因是搞不清楚對方是沒聽懂問題,還是故意不回應,然後就要重複→問題→ 答非所問/ 轉移話題→ 再澄清問題→ 再答非所問/ 再轉移話題,如果是在臨床的狀況,可能溫和的面質技巧就會用上了。可是如果是朋友、同事、家人,這樣搞可能會被K吧!所以希望可以用正面/ 直接的方式處理,比方說:表達暫時不想說,或是不希望談這件事。在相對尊重的前提下,應該不會有人打破沙鍋問到底吧!Well、我被惹毛的時候,是有可能蠻幹到底的,但是很忙的時候,根本不會有空理會,不說正好哩!

距離有很多種,言語是工具,拿來延伸或是縮短人際的距離。我喜歡清楚明確的表達方式,如此腦袋裡不用轉太多彎,才不會佔用要拿來裝知識的記憶體。但有時候也許太過清楚、嚇到人,以後再修飾就是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ye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