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陷入忙碌之中,醫院的常規生活之外,隨著春天新生的枝芽,我開始對這城裡的許多事物生出興趣,以往因為沒人相隨的缺乏動力,現在也無所謂了,也可能是歸期將至的警醒,想要在多瞭解這個居住許久的地方。

前二週,Peggy傳來一個專業相關的演講資訊,一共有三場,都和躁鬱症及憂鬱症相關,主辦的單位,應該是患者的自助團體,也因此聽演講的氛圍和過往的經驗非常不同。

第一場的主講人是躁鬱之心的 作者,Kay R. Jamison,她以個人及專業的角度來分享對躁鬱症的看法,她是專精躁鬱症研究的精神科醫師,同時也是多年的躁鬱症患者。演講過程中,她引述書中的幾個 片段,描繪出躁症的狂亂、憂鬱來臨的絕望,還有明知道非吃藥不可,卻仍抗拒服藥的念頭。在專業的白袍裡,與疾病抗爭多年,有一天她寫了躁鬱之心這本書,決 心把自己生病的事實及經驗公諸於世。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不是拿起麥克風召開媒體招待會,說:「其實我得了躁鬱症」就可以的事。她必須考慮醫師執照會不會被 吊銷,會不會引發許多醫療疏失的訴訟,對醫院跟同僚的影響等等,她和當時約翰大學醫院的部主任 Paul McHugh商討這件事,並獲得全力的支持,然後才有這本書的面世。

她 也有躁鬱症的消息,引發了有趣的漣漪。消息發佈不久,她走入一個同事的聚會場合,眾人陷入沈默好一陣子,不久有人開口稱贊她的勇氣,逐漸的有些同事也可以 開口說自己和憂鬱症、飲酒等等對抗的經驗;有的病人很震驚,有的病人覺得她看起來很好、完全不像;在醫學會的聚會裡,有人親切的給予支持,有人退避三舍; 她收到25000封信件,很多是鼓勵,也有基督教團體寫信指責她,因為祈禱不夠認真,所以才會生病(跟布希總統的論調好像)。她的外甥女,將她的家族故事 寫成一份「My Crazy Family」的期末報告,講述家族中人罹患躁鬱症的經歷跟瘋狂事。後者對我來說,真是難以想像的事,但我想,這應該具有壓力抒發、去除標籤化的效果。

Dr. Jamison的幽默風趣引起廣泛回響,聽眾們的發問也非常有意思。橘衣小姐分享了自己發病的經驗,她說:那年從大學畢業,並收到某大學醫學系的入學許 可,不知啥原因她用吃迷幻藥來慶祝這件事,然後她發病了,校方知道後,要求重新面試,並告訴她:「你完全不適合當醫師。」有一位孩子剛剛發病的母親,問到 遺傳基因的問題,迫切的想要知道是不是她的基因造成孩子的生病,有二位年輕的專業人員,提起在專業工作中,仍要和自己的情緒起伏戰鬥,在規則服用藥物的狀 況下,有時候還是非常的困難。我喜歡Dr. Jamison的回應,她說:那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我們必須要小心的維持自我系統(Eco-system)的平衡,知道自己的弱點,例如:睡眠剝奪 或是過度刺激,都要避免。她提及睡眠缺乏對自己疾病的影響,安慰難過的母親,揶揄那些用有色眼光看精神疾病的人,不論身為醫者或病人,她都是個典範。

幾個想法:美國的躁鬱症病患自助團體非常的活躍,除了邀請學界的人演講,學習瞭解關於疾病的最新的研究、治療之外,還有地區性的支持性談話團體(類似 AA),這對於疾病的治療、控制及去標籤化應該很有幫助的。反過來說,即便是美國,對於精神疾病充滿偏見跟歧視的人,還是遍佈各階層跟區域,意思是我們還 有很長的路要走。另一個疑惑,台灣也有像Kay R. Jamison這樣的人物嗎?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另一場演講是上週四,講題是躁鬱症的心理治療,大抵是各門派心理治療的簡介,比較沒有意思。但很喜歡主講人的一個說法: 知道/承認自己生病是一個哀悼的過程、重大的損失。你必須接受失去那個健康自我(Healthy Self)的事實,接受「我不再是過去的我」,然後才能適應接下來種種的生活調整跟適應。

上面描述對精神疾病患者尤其困難,因為他們失去的並不是外觀顯然可見的東西,覺得明明就好好的、很正常,而難以相信。千萬難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ye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